屋子热了 高炉凉了 空气好了
“今年冬天蓝天明显增多了。”12月12日下午,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麒麟店村,63岁的村民袁春明看着蓝天欣喜地说道,村里取暖都改成了电,家里干净了,天儿也干净了。
来自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的监测数据,印证了袁春明的感受:10月1日~12月13日,河北省PM2.5平均浓度为63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31.5%,为5年来最好水平。
这个阶段性成果的背后凝聚了艰辛的努力。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高建民用了“战线长、参与广、任务艰巨,需要科学治霾、协同治霾、铁腕治霾”来形容这场蓝天保卫战。正是在多部门、多地市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下,河北的蓝天才越来越多。
屋子热了,过冬告别燃煤实现清洁取暖
屋外已是滴水成冰,屋内花草仍绿意盎然。在袁春明的家里他高兴地告诉记者:“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,取暖不用自己烧炉子了,只需按每平方米25元交取暖费就行了,省事又干净。”
在麒麟店村村北的集中供热站,记者看到成排的空气能压缩机正在运转。村支书刘军峰说:“在清洁取暖替代中,我们村选择了电代煤。像这样的小型供热站村里建了3个,由企业出资建设维护,村民只需缴纳取暖费即可。”
煤改电改变了麒麟店村村民的采暖方式。这一变化,正是河北推进清洁取暖的缩影。
“经过两年的努力,保定市北部与北京接壤的9个县建成了禁煤区,66.6万户按照宜气则气、宜电则电的原则完成了双代煤改造。”保定市政府党组副书记肖占乐说,“改造工作的任务量是巨大的,9个县的改造涉及天然气的地下管网施工长度1.9万公里、1500多个村庄、200多万人口,可以减少散煤燃烧250万吨。完工后,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很明显。”
监测数据显示:今年10月1日~11月30日,保定市PM2.5浓度为6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42.02%,下降率在京津冀传输通道“2+26”城市中排名第三,为5年来最好水平。此外,今年1月1日~11月30日,保定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显著,同比下降率达到24.3%。这一数据与控制燃煤污染有着直接关系。
今年是河北省大规模推进清洁采暖的第一年,极寒天气还未到来,双代煤工程仍面临考验。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,河北省政府已成立了天然气应急保障中心,专门针对天然气紧张情况加强应急调度,采取压非保民等一系列措施,优先保障百姓生活、取暖用气。
高炉凉了,错峰生产腾出更多环境容量
12月13日,唐山市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。随着错峰生产措施的启动,昔日热浪袭人的河钢唐钢公司2#2000立方米高炉停炉了。
“通过2#高炉停产,河钢唐钢限产达到47.75万吨,超出政府下达的47.62万吨任务。”公司能源环保部副部长袁学军说,现在钢铁行业效益非常好,但为了改善空气质量,公司愿意作出贡献。
在唐山市国丰钢铁有限公司,3座450立方米高炉于11月14日实现了停炉。在谈及企业得失时,董事长张震一直强调:“我们是丰南区区属国企,要主动承担治理责任。”
与保定市控制散煤燃烧污染不同,唐山市是河北省的钢铁大市,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中,唐山市将管控的重点放在了企业错峰生产上。
“按照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%的要求,10月27日,市政府制定出台了《唐山市2017-2018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方案》,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县(市)区和河钢唐钢公司本部。”唐山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建业介绍说,11月15日,全市35家钢铁企业全部启动错峰生产。11月15日~12月8日,唐山市PM2.5浓度为63微克/立方米,较去年同期下降43.75%,改善效果明显。
进入采暖季后,河北燃煤量增加,大气污染物排放比非采暖季增加约30%。为了给采暖季腾出更多环境容量,河北要求重点行业企业采取错峰生产、错峰运输等措施。初步统计,河北列入错峰生产名单的企业多达4700多家,列入轮流生产名单的企业约6000多家。
错峰生产、错峰运输等措施的落实,对河北秋冬季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。“以今年11月为例,与2016年同期相比,河北污染次数、程度都大幅下降,全省累计PM2.5重污染时段减少1278小时、PM2.5小时峰值浓度降低38.3%。”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主任王晓利说。
空气好了,群策群力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
“这个界面是市中心25公里范围内的594个网格化精准监测点的实时情况,点位超标自动报警;这个界面是55家重点企业门禁监控系统,可以实时监控进出厂车流量;第三个界面是建筑工地的监控系统,可以实时监控施工情况……”唐山市整合了环保、公安、住建、国土等部门的10套监控系统,共同组成了唐山市精准治霾指挥中心。
“确保指令快捷有效,发现问题及时查处。唐山市还组建了环保指挥微信群,唐山市领导、各县区政府主要和分管领导、市直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企业环保负责人共216人在群内。”张建业介绍说,指挥中心成立两个月,累计下达指令550条,发现并查处各类大气污染问题529件。
记者采访了解到,像唐山市这样的指挥中心在河北8个传输通道城市已很普遍。
“上下联动、部门协同,在河北,治理大气污染形成了全面发力、协调联动、群策群力的攻坚态势。”高建民介绍说,河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,今年年初制定了“1+18”政策体系,9月份又印发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“1+5”方案。在河北省委、省政府的领导下,各市和省政府29个部门成立推进机构,建立任务清单,协调联动,开展了农村清洁供暖和燃煤小锅炉、劣质煤流通、“散乱污”企业等露天矿山、扬尘污染、交通运输领域污染7个集中整治专项行动,狠抓政策落实,取得了明显效果。
此外,河北省人大连续多年组织开展“大气一法一条例”专项执法检查,11月又组织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;河北省政协连续多年将大气污染防治列为1号提案,建言献策,督办落实。可以说,这5年,是河北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措施最硬、参与部门最广,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最明显的5年。
王晓利告诉记者:“在历年10月1日~12月9日时段对比中,可以看出全省优良天数占比,2013年最少,为33%,今年最多,为66%。在重度以上天数占比方面,2013年最高,达到27%,今年最低,为13%。截至目前,河北省PM2.5平均浓度较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近40%,到年底实现‘大气十条’确定的下降25%目标已无悬念。”
“河北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但远没有到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。现在距离年底没有多少时间了,完成年初省政府在省两会上承诺的‘PM2.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比下降6%目标’仍存在挑战。”高建民表示,河北将一天一天努力,驰而不息打赢蓝天保卫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