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并非玩梗,并非逗乐,而是剖析一首真诚的歌《我的滑板鞋》,以及一个真实的可怜人——庞麦郎。
《我的滑板鞋》,这首歌,在我高中时大火了一阵,我不听,只听到别人传唱,别人全当乐子听,嘲笑它很土很奇葩。而我那时也不关注,完全没当回事儿。
过了5年,我又偶然刷到这首歌,而这一次,我只听了两句就哭了。平心而论,这不是一首烂歌,《我的滑板鞋》,这首歌的主体感情就是,底层人民对世界的一种美好幻觉。自己的人生本就受尽挫折、伤痕累累,但在梦中,自己仍然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大明星——算是小人物一种倾诉吧?
《我的滑板鞋》,这首歌没有任何笑点,有笑点也是嘲笑,听众对小人物的嘲笑。小时候听不懂,长大了再听,不觉得好笑,只觉得悲伤,听懂这首歌还是需要“情商”的。
我接下来逐句分析歌词,我知道这有点好笑,但还是先把心静下来,你就当是回到了10年前,重新打开手机,又听了一遍这首歌吧!
「有些事我都已忘记,但我现在还记得,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,今天怎么不开心?我说在我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,与众不同最时尚,跳舞肯定棒!」
简简单单讲出一个愿望——想要一双滑板鞋。这可不是一双普通的滑板鞋,而是“最时尚”、“跳舞肯定棒”的滑板鞋。听到这俩词儿,我在脑子里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:一个大明星,站在舞台上,穿着滑板鞋,扮酷耍帅,跳起舞来灿烂优雅,尽情展现着时尚气息。聚光灯打在主角头上,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喝彩,相机齐刷刷拍摄,这是何等的荣耀啊?谁不希望自己将来星光闪闪?
主角是一个小孩,他是贫穷的,但贫穷的生活并没打垮他的心性,在睡梦中,他幻想自己发光发亮,站在舞台中央。
「整个城市找遍所有的街,都没有,她说将来会找到的,时间,时间,会给我答案。」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翻遍所有的街,都没有找到那双滑板鞋,于是母亲安慰主角,说总有一天会找到的……这像不像为了梦想仍在奋斗的你?即使你受尽折磨,离梦想越来越远,即使你一无所长,平凡又平庸,但你相信,总有一天,你的梦想会实现的,总有一天,你会成功,成为万众瞩目的那一个!你所想要的东西,现在找不到,将来会找到的,时间会给你答案,作者就是表达这个意思,给你一个美好的承诺。
「一个月后我去了第二个城市,这里的人称它为“魅力之都”,时间过得很快夜幕就要降临,我想我必须要离开,当我正要走时我看到一家专卖店,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!」
滑板鞋终于找到了!梦想终于实现了!“魅力之都”,是存在于幻想中的一个美丽城市,是主角所向往去到的地方。夜幕降临,主角心灰意冷,快要绝望之际,惊喜来了,滑板鞋找到了!这里简简单单,就是表达,作者盼望去到梦中的地方,实现梦中的愿望。
「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,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,摩擦摩擦,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。」
终于实现了梦想,获得了最初的喜悦,抓住滑板鞋就像抓住了整个夏天。在路上跳起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,幻想自己就是大明星本人。(庞麦郎在采访中说过,“摩擦摩擦”指的是迈克尔杰克逊的“太空步”。)
「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,有时很远有时很近。」
主角已深度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,深深投入,仿佛世间的周遭都不存在了,看不清倒影,一切变得恍惚起来,只剩快乐。影子时远时近,又传达了一种感觉,主角一直在寻找真正的自己,捉摸不定。在月光下,自己的投影变得大而清晰,影子是自我的投射,主角透过影子反复回味自我的形象。
「感到一种力量驱使我的脚步,有了滑板鞋,天黑都不怕。」
滑板鞋已然成了一种精神寄托,填补了主角空虚的内心,给予了他足够的心理能量。穿上这双代表时尚的滑板鞋,自己就变得很有安全感,顿时有了勇气,天黑都不怕,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孩子的手走过黑夜。
「一步两步,一步两步,一步一步似爪牙,是魔鬼的步伐,是魔鬼的步伐,是魔鬼的步伐。」
还是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,主角在路上跳着舞,这一刻他完全沉溺于自己的主观世界里面,他是幸福的。
「摩擦摩擦,我给自己打着节拍,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,我要完成我最喜欢的舞蹈,在这美丽的月光下,在这美丽的街道上,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,这不是梦。」
这几句太好哭了!我一看见就止不住要流泪,我需要平复一下心情,才能继续打字。
这歌词有苦中作乐的感觉,在特别特别悲惨的现实中,主角仍虚构出一些美好画面,拼命安慰自己。主角凭空做梦,在梦中遇见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刻,沉浸于深度幻想中的深度快乐。在这一刻,主角唱着独角戏,没有观众,没有掌声,孤独一人,在空旷的道路上,在天与地的见证中,在聚光灯下,洒下自己的舞蹈一片,像是生命之花的绽放。
这几句歌词也像人生的落幕:就像得了重病的将死之人,看见了走马灯,里面只有光芒,那画面就像用水彩笔画的,只有五颜六色五彩斑斓,自己超脱物外飞行,偶尔闪现几个人的轻笑微语,极致的快乐,极致的幻觉,不过于此。
他将生命的全部意义都投入到此刻的快乐上面,这一刻即是人生。
每一次听到这儿我都要哭了!对于这几句歌词,说再多语言都是苍白的,无法形容那种情绪。这几句像是“总结性发言”,还是细细感受吧,你试一试,从歌的开头一直听到此处,真的很好哭!
有一个故事和这首歌的意境相似,那就是安徒生童话,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你听过吗?小女孩在圣诞前夕被父母赶出家门卖火柴,街上下着大雪,小女孩几天没吃饭了,又只穿着单薄衣服。火柴卖不出去,她躲在路边角落里,濒死的时候,她出现了幻觉,看见有人送她圣诞节礼物,香喷喷的烤鸭,漂亮的新衣服,还看见了世界上唯一对她好的人——她已去世的奶奶,奶奶笑得慈祥,在幻觉中,小女孩随奶奶一同而去,走向了光明。小女孩死的时候,嘴角还挂着笑容,她是幸福的。
《我的滑板鞋》和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讲的是同样的故事,本质就是悲惨现实与美好幻觉之间的冲突。而庞麦郎本人,也是一个有着悲惨童年的可怜人,在《我的滑板鞋》里面,主角是个穷小子,父母不疼,亲戚不爱,甚至要买一双滑板鞋都成了奢望。而当主角满足了这个小小愿望之后,那种喜悦感,极度强烈,感觉天与地都是他的,在幻觉之中呈现出的美好幻象,其实只是悲惨人生的暂时缓解。
原谅我写到这里之前哭了不下10次,这首歌本身就有这种魔力,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。
艺术里有一种理论就是:当一个人学的技法越多,他就越难表达出真情实感。当一个人学的技法越少,他反而就容易表达出真感情。
而庞麦郎,就是一个没受过音乐训练的草根,他用着最朴素的感情,歪打正着做出了一首高水平的歌。可能在打工之余某个辗转反侧的夜里,他的情绪无处安放,就即兴写进了歌里,就意外创造出了接地气的艺术,尽管发布之后仍然被大众嘲笑。
《我的滑板鞋》,讲的是一个悲剧,而大众的嘲笑,又加强了这种悲剧,这首歌一经发布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,都是歌曲艺术中的一部分,悲伤到极致。毕竟,歌里写的,一个穷人满足小小愿望之后的喜悦,本身并不会为听众所共情,一个人坦然示弱,等来的不是理解,而是猛踩!
不要示弱,不要示弱,不要示弱,不要指望别人同情你。
而且庞麦郎的唱功也是差的,虽然唱功与歌曲语境很搭调,但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劣质感,和市面上众多情歌相比也是异类,大众没有那么多深层次感情,所以被嘲笑也是免不了的。
庞麦郎推出《我的滑板鞋》大火之后,为了坚持理想,他拒绝原定好的200个夜场商演,躲在10平米出租屋内,继续沉浸于自己的主观世界里。拒绝商演,这叫违约,首先得面临高额赔偿金,其次,在风头正盛时退出,也失去了翻红的机会。我不敢说庞麦郎是艺术家或高水平歌者,所以此次的成功也未必能复制。时隔11年后,庞麦郎在2025年3月份,宣布复出,第一场观众仅有9人,演唱的歌曲《我的父亲是瓦匠》,在网上被众多网友调侃,又成了笑料。像《我的滑板鞋》这种高度的作品是一个也没有了,该说是江郎才尽了,还是说黔驴技穷了?
我在网上搜索“盘点史上最难听的10首歌曲”,其中就有庞麦郎的《阻止你哭泣》,这首歌也被骂了。有一次在直播间,庞麦郎在唱另一首歌时,身旁的女助理全程憋笑。人们不仅把他的歌看作笑话,也将他本人视为笑话。看得出来,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庞麦郎的苦楚。
庞麦郎出生于农村,从小是姥姥不疼,舅舅不爱的类型,全家人不待见他,他在极端压抑的环境下长大。初中毕业后上职校,职校毕业后在KTV切水果,正是在KTV工作期间,他接触了音乐,迷恋上迈克尔杰克逊,开始了音乐梦想,于是就发生了后面的故事。
农村人,接触不到其它信息,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而媒体又经常把唱歌当作梦想来宣传,就会误导人,让不合适的人也走上音乐这条道路。不过庞麦郎是一头倔强的驴,即使唱功不佳,但靠着无限度的坚持,竟也在音乐界硬生生开辟出了自己的路。他对待音乐的态度认真,将歌词写满了小字本,然后自己去北京,找录音公司,投放歌曲。找到了贵人“华数唱片”,先偶然小火了一首《打吊针》,然后公司倾力营销《我的滑板鞋》,终如愿以偿,成名了。成名之后,他将自己的艺名从“庞麦郎”扩充为“约瑟翰庞麦郎”。
庞麦郎,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草根中的一员,他的土气、俗气,正是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。这种人一抓一大把,你走在街上,每天都能遇到几个,一大堆的人均有不切实际的幻想。那为什么别人没成功,庞麦郎成功了?是什么让他脱颖而出?庞麦郎与众不同的点,是他的偏执型人格,他是一头倔强的驴,只有他,把幻想当真,并实际追梦,认定一件事,就不再更改。他幻想自己是顶流明星,走上了国际舞台,发自内心当真了。《我的滑板鞋》虽然大火,但庞麦郎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身份,拒绝了各大卫视的邀请,并对东家违约,由此很快过气,之后回到老家,依然十年如一日认真对待音乐。在他心目中,自己真就是那个国际巨星约瑟翰庞麦郎。期间被家人两度送去精神病院,但出院后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。
人啊,活着,总要有个“盼头”,这个盼头,是精神的支柱。拿掉这个盼头,比如,让庞麦郎放弃音乐,他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吗?所以,不得不一如既往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里。社会上的每个人心中,皆有一根支柱,拿掉这个支柱,活着将毫无意义,人人皆是虚构了一个“盼头”,欺骗着自己而活着。将世界美化,将自我美化,小心维护着这一层谎言,如若谎言被戳破,则信念崩塌,那还靠什么活?
一个人,活在自己精心编织的梦里,不顾周围的批评,自娱自乐,也好。
《我的滑板鞋》唱的正是庞麦郎本人,纵使生活有千般磨难,但精神世界依旧美如幻境。幻觉,是个好东西。《我的滑板鞋》中的小孩正如庞麦郎一样,现实困顿→心怀梦想→在幻觉中实现梦想→在幻觉中享受美好,这跟庞麦郎本人的星途历程一模一样,所以这首歌也是庞麦郎的自传。人啊,总要欺骗自己,在幻想中麻木自己,如此才有盼头,人生才有希望。不要轻易打破它,因为实际上,咱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叫板的资本,拿掉幻想之后,就啥也不剩了。
有时候,固执一点,真的很好。
我看见了歌曲中的画面,眼前浮现出那个想要滑板鞋的小孩,想要却得不到,有一天终于得到了,高兴着在路上尽情舞蹈,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的……诶?那个小孩不是我自己吗?
高中时期,年纪太小,无忧无虑,同学们听到这首歌,只觉搞笑,还恶意玩梗。然而大学毕业以后,踏入社会,才发现生活一步一个坎,曾经的愿望,现在不能实现,未来也不可能实现了。被岁月磨平了棱角,逐渐接受了平凡人生,再回去听这首歌时,笑不出来,只有强烈的忧伤,只有小人物的挣扎,吃过苦的人能感同身受,这或许就是年龄的代沟吧?
所以啊,听歌不单单是为了取悦自己,任何一个娱乐作品都有作者无意识的感情投入,无心插柳柳成荫嘛!感谢庞麦郎,倾注了热情,写出了这一首真诚的歌。
庞麦郎是一个可怜人,《我的滑板鞋》是一首可怜的歌,如果你懂得,请不要嘲笑,因为它就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可怜的你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