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人私房钱藏在哪儿?这件精品告诉你

唐人私房钱藏在哪儿?这件精品告诉你

2014纽约苏富比 唐三彩蓝斑钱柜 | 成交价:32.9万美金

这种稀缺造型的器物是很能体现藏家眼光的,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有点儿贵, 但长期来看是好的投资品。

不过今天我们聊的不是市场价的问题,毕竟这种器型太罕见了,样本并不多。今天想聊的是——这种钱柜在唐代只是明器吗?为什么长得像个小凳子?还有一个替有钱人操心的问题——当时钱多了要存哪儿?

01.

目前来看,现存的唐代瓷钱柜资料很少,只有几件墓中出土的三彩钱柜, 大概率是明器。但三彩钱柜的价值在于,可以从它们的样式来推断当时的日用的钱柜样式。

唐 三彩钱柜 |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

唐代柜子的一个特点是有 「高脚」。无论是立式还是卧式,罕见柜身触地的样式。 立式柜有「壶门型足」,如正仓院所藏的一件 ”御厨子“——

赤漆文欟木御厨子 | 奈良正仓院藏

其形制与唐代立柜相差不大,柜身竖立、双开门、柜身与地面有距离,而且柜足有造型设计感。

看上去像小凳子的三彩钱柜,其实是「卧式柜」的一种。如河南博物院的这件, 周身饰有乳钉纹或兽面纹——

唐三彩钱柜 | 河南博物院藏

图片来源:网络

可以推测当时的钱柜样式是:柜身较矮、立柱四足。

值得一提的是柜门的开口设计。与立式柜不同的是,卧式钱柜在顶面靠边处开口,铜钱应该就是从这个开口放入和拿取的。

唐三彩钱柜 局部 | 河南博物院、香港佳士得、纽约苏富比

三彩钱柜虽然是明器,但细节到位,顶面开口的样式做得很好。

唐以后至明代,箱柜的形式变化不大,一般宫廷用柜多装饰以壶门型足,而三彩钱柜的四方型足卧柜是普通人家使用的。(《唐代家具研究》)

唐 三彩钱柜柜面 |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

更为神奇的是,唐以后钱柜的这种卧柜样式被大致上沿袭保留;往前历数,唐代的钱柜与汉代钱柜的样式竟然也大差不差。

这件西安曲江出土的 汉代绿釉模印钱纹钱柜就是四足卧式柜。

汉 绿釉模印钱纹钱柜 | 秦二世陵博物馆藏

02.

"储蓄"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,《尉缭子·治本篇》云:“民无二事,则有储蓄。”唐高宗时期相继出现了富有的巨商,他们的手上拥有大量货币财富,但那时却没有纸币。

手头有一点点零钱时可以存进扑满,更多的话就放进钱柜。那如果.....你是个超级有钱人,那么多那么多的钱要藏哪里才放心?

长沙窑 陶扑满 | 长沙博物馆藏

大家都知道纸币是在北宋出现的,所以唐代巨贾想要做大宗生意,总不能一直随时携带一堆钱吧?在这种背景下 「柜坊」和 「飞钱」开始兴起。

《妖猫传》唐后期坊市 | 图片来源:网络

「柜坊」是帮人寄存钱财的地方,他们的盈利方式是收取柜租。《太平广记》中有一个故事,有一个迁居王屋山的富翁叫张老,有个人去看望他,他把自己的帽子给了对方,说帽子可作为信物到北邸药店取一千万钱。

“北邸药店”很可能就是兼营柜坊业务的,本人如果不能到场,可以拿信物来支取款项。(《唐朝的柜坊和飞钱》)

《清明上河图》局部 | 图片来源:网络

北宋在唐代的基础上,发展了兑换金银、钱帛、粮草的地方

叫金银铺(交引铺)

「飞钱」又叫「便换」,从名字就能看出是为了方便兑换才被发明的。 它的功能类似现在的汇票。商人预先在长安把钱交给进奏院(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)或军府、使节,由他们开出文券,写明数额。这样商人只需带着一张文券轻装上路即可。

不过,正如柜坊并不是真的银行,只行使储蓄的功能,飞钱也不是真的货币,只是一种兑换凭证。

03.

在古人眼中,钱不只是财富象征、买卖的货币,它也可以成为一种装饰纹饰。

汉 绿釉模印钱纹钱柜 局部 | 秦二世陵博物馆藏

如这件绿釉钱柜的柜身,散布着铜钱的纹饰,凹凸不平,颇有立体感,如果伸手触摸应该就像在摸真的铜钱一样吧。

汉 绿釉模印钱纹钱柜 局部 | 天津博物馆藏

天津博物馆的一件汉代铜镜的整体造型很像一枚铜钱,内方外圆。但它的钱纹并不是铜钱的样子,而是 「五铢钱纹」, 是“铢”字简化后的变形图案。

金 耀州窑钱纹小壶 | 故宫博物院藏

这把耀州窑的青釉小壶腹部遍布铜钱纹饰,刻痕清晰,是金代耀州窑的典型风格。

无论是三彩钱柜还是钱纹瓷器,都是古人生活碎片的折射。现在存钱的方式更加多样了,如果想要偷偷攒个私房钱,应该也不会被发现了吧。

参考文献:

《唐代家具研究》,许辉

《古代钱纹什么样》,杜文

《唐朝的柜坊和飞钱》,许宏

《唐朝柜坊为“金融机构”说质疑》,秦晖

以往文章

—战国茶入—

—傀儡戏—

—海棠杯—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战队信息
bat365在线平台网站

战队信息

📅 08-08 👁️ 99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