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列表格三行分别为国际音标、代表字(如有)和粤拼。
声母[7]
编辑
双唇音
唇齿音
齿龈音
齿龈咝音
硬腭音
软腭音
唇软腭音
喉音
清塞音、塞擦音
不送气
/p/帮b
/t/端d
/ʦ/精z
/k/见g
/kʷ/古gw
/ʔ/亚(零声母不写)
送气
/pʰ/滂p
/tʰ/透t
/ʦʰ/清c
/kʰ/溪k
/kʷʰ/困kw
鼻音
/m/明m
/n/泥n
/ŋ/我ng
清擦音
/f/非f
/s/心s
/h/晓h
近音
/l/来l
/j/以j
/w/雲w
韵母(括弧内为非穗港澳韵母)[8]
编辑
开尾韵
半元音尾韵
鼻尾韵
塞尾韵
/aː/起韵
/aː/aa
/aːi/aai
/aːu/aau
/aːm/aam
/aːn/aan
/aːŋ/aang
/aːp̚/aap
/aːt̚/aat
/aːk̚/aak
/ɐ/起韵
/ɐi/ai
/ɐu/au
/ɐm/am
/ɐn/an
/ɐŋ/ang
/ɐp̚/ap
/ɐt̚/at
/ɐk̚/ak
/ɛː/或/e/起韵
/ɛː/e
/ei/ei
(/ɛːu/eu)
(/ɛːm/em)
(/ɛːn/en)
/ɛːŋ/eng
(/ɛːp̚/ep)
(/ɛːt̚/et)
/ɛːk̚/ek
/œː/或/ɵ/起韵
/œː/oe
/ɵy/eoi
/ɵn/eon
/œːŋ/oeng
/ɵːt̚/eot、(/œːt̚/oet)
/œːk̚/oek
/ɔː/或/o/起韵
/ɔː/o
/ɔːy/oi
/ou/ou
/ɔːn/on
/ɔːŋ/ong
/ɔːt̚/ot
/ɔːk̚/ok
/iː/或/ɪ/起韵
/iː/i
/iːu/iu
/iːm/im
/iːn/in
/ɪŋ/ing
/iːp̚/ip
/iːt̚/it
/ɪk̚/ik
/yː/起韵
/yː/yu
/yːn/yun
/yːt̚/yut
/uː/或/ʊ/起韵
/uː/u
/uːy/ui
/uːn/un
/ʊŋ/ung
/uːt̚/ut
/ʊk̚/uk
成音节
/m̩/m
/ŋ̍/ng
九声简易图解
编辑
香港粤语一般分作“九声六调”,“九声”是阴平、阴上、阴去、上阴入/高阴入、下阴入/低阴入、阳平、阳上、阳去、阳入。将上阴入和下阴入分别称为阴入和中入其实是错误叫法,此等调名会令人误以为入声同时三分,而入声由中古音到粤语其实先分化成阴阳入,阴入之后才分上下。上阴入、下阴入、阳入三个声调,调值高低分别与阴平、阴去、阳去一样,所以是“六调”。但由于“声调”含义包括“抑扬”和“顿挫”,我们并不能说香港粤语只有六个“声调”。
只有“阳声韵”,即是收鼻音韵尾-m、-n、-ŋ的韵母,才有相应的“入声韵”,即以-p̚、-t̚、-k̚作韵尾的韵。
为方便了解声调(单纯考虑九个声调),简化排列部份例子:
调类
声调记号
调值
常用代称
调号
字例
国际音标
粤拼
阴平
˥、˥˧
55、53
第一声
1
淹
jiːm˥、jiːm˥˧
jim1
阴上
˧˥
35
第二声
2
掩
jiːm˧˥
jim2
阴去
˧
33
第三声
3
厌
jiːm˧
jim3
阳平
˩、˨˩
11、21
第四声
4
炎
jiːm˩、jiːm˨˩
jim4
阳上
˨˧
23
第五声
5
染
jiːm˨˧
jim5
阳去
˨
22
第六声
6
验
jiːm˨
jim6
上阴入
˥
55
第七声
1或7
×
jiːp̚˥
jip1
下阴入
˧
33
第八声
3或8
腌
jiːp̚˧
jip3
阳入
˨
22
第九声
6或9
叶
jiːp̚˨
jip6
此外,香港粤语有不少变调。例如“老陈”的“陈”、“何伯”的“何”、“字帖”的“帖”、“飞碟”的“碟”、“红衫鱼”的“鱼”、“花园”的“园”等、“图画”的“画”、“各位”的“位”等字,经常会变读成阴上声(第二声)的调值。“玻璃”的“璃”、“乌蝇”的“蝇”、“捉伊人”的“人”、“一粒”的“粒”、“劳碌”的“碌”、“亲昵”的“昵”、“白雪雪”的“雪雪”、“光脱脱”的“脱脱”,也经常变读成阴平/上阴入声(第一声)的调值。
九声范例口诀(括弧内为近音字)[9][10]
编辑
音节/句意
阴平
阴上
阴去
阳平
阳上
阳去
上阴入
下阴入
阳入
/fɐn/
分
粉
训
焚
愤
份
忽
(发)
佛
/fu/
夫
苦
富
扶
妇
父
福
(霍)
服
/t͡saŋ/
铛
橙
牚
伥
×
×
测
册
贼
/si/
诗
史
试
时
市
事
色
(锡)
食
/jɐn/
因
忍
印
人
引
孕
壹
(吃)
日
/jœŋ/
泱
抰
怏
洋
养
让
×
约
药
/jim/
淹
掩
厌
炎
染
验
×
腌
叶
/jɪŋ/
英
影
应
形
郢
认
益
×
亦
/jyn/
冤
婉
怨
元
软
愿
×
乙
月
/jʊŋ/
翁
拥
×
容
勇
用
郁
×
肉
/wɐn/
温
稳
愠
云
允
运
郁
(挖)
聿
食物
三
碗
细
牛
腩
面
不
吃
辣
数字/数学
三
九
四
零
五
二
七
八
六
数字/数学
它
减
四
除
以
二
得
八
十
历史
周
口
店
河
姆
渡
骨
甲
集
生活/休闲
轻
走
过
田
野
路
不
吃
力
搞笑
踎
喺
汕
头
有
近
一
百
日
搞笑
黐
咗
线
流
马
尿
即
吓
窒
颜色
青
紫
翠
蓝
米
靛
碧
赤
绿
宗教/玄学
香
港
细
城
市
大
识
法
术
农作物
瓜
果
菜
禾
米
稻
谷
壳
麦
动物
猪
狗
兔
牛
马
象
畜
雀
鹤
1声
2声
3声
4声
5声
6声
7声
8声
9声
以阴平、阳平、阴上、阳上、阴去、阳去、上阴入、下阴入、阳入排序的口诀有“佳肴早晚敬候不缺席”[11]、“周秦古老对话出百越/粤”。
变调
编辑
书面读音同口语读音会有不同。部份香港粤语的口语会将低声调的字读成高声调,叫变调。
阳平变阴平,如“玻璃”的“璃”,“灭蚊”的“蚊”,“猪栏”的“栏”。
阴上变调:
阳平变阴上,如“陈伯”的“陈”、“上楼”的“楼”、“还钱”的“钱”。
阳上变阴上,如“书友”的“友”、“老母”的“母”、“仔女”的“女”。
阴去变阴上,如“鱼片”的“片”、“金铺”的“铺”、“影相”的“相”。
阳去变阴上,如“笑话”的“话”、“囚犯”的“犯”、“开会”的“会”。
下阴入变阴上,如“请帖”的“帖”、“麻雀”的“雀”、“填鸭”的“鸭”。用-p̚、-t̚、-k̚收音,口语混合阴上声同入声。
阳入变阴上,如“蝴蝶”的“蝶”、“书局”的“局”、“长颈鹿”的“鹿”。用-p̚、-t̚、-k̚收音,口语混合阴上声同入声。
下阴入变上阴入,如“光脱脱”的两个“脱”字。
阴平变阳平,如口语“爸爸”﹑“妈妈”中的第一个字。